部分女性在怀孕后会因为吃的东西太少,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导致营养不良,可能引起孕妇呕吐、出现四肢乏力、面色蜡黄、腿抽筋、体重降低、头晕、食欲不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为了能让胎儿正常发育和保证自身健康,此时孕妇需要多吃一些动物性食品,例如肉、蛋、奶、鱼类,以及豆类和坚果,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改善孕期营养不良症状。
孕期营养不良的原因可能和饮食超标、孕期节食、剧烈孕吐、或是某些疾病有关,主要表现为面黄肌瘦、体重急剧下降、头晕、脸色苍白、无血色等症状。总之,孕期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孕妇健康,还会影响胎儿发育,所以孕妇需要通过调整饮食,补充各类营养元素来改善营养不良这一症状。
1、饮食超标:许多孕妈妈摄取过多的肉类、水果等食物,积累了大量糖分、脂肪和油脂,但又对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摄取不够,这种属于营养过剩型;
2、孕期节食:部分孕妇担心体重增长过猛会影响产后体形恢复,所以尽量节食,肉类基本不沾,就连鱼、虾都吃得很少,这样会造成蛋白质、脂肪摄取不足,缺乏锌、钙等微量元素;
3、剧烈孕吐:孕妇早孕反应比如孕吐、食欲不振等也会引起营养不良的情况,这时建议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品,如鸡、鸭、猪等,可以有效缓解孕吐症状;
4、身体疾病:怀孕期间如果不慎患有某些疾病,也会导致这类现象的发生,比如某种消化不良或者肠胃道疾病等,都会让身体吸收能力减弱。
有半数以上的准妈妈都会出现程度不一的营养不良症状,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长期以往会出现机体营养失衡,表现出面黄肌瘦、体重急剧下降、头晕甚至晕倒等,继而影响到胎儿生长。
部分营养失调的孕妇还会有脸色苍白、无血色、发青的表现,并且很容易受伤(骨质疏松症),这类情况主要是缺钙或者缺少维生素D的缘故,产检的时候,基本上宫高腹围指标都不达标,空腹生化检测易出现低血糖,尿常规尿酮体出现阳性等。
怀孕期母体对营养的需求增加,这是因为胎儿血液循环、胎儿器官和骨骼生子发育、胎盘生长等需要更多的营养,以及母体本身重要器官工作量增加等所致,想要预防营养不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胎儿的生长发育完全依赖母体供给的营养,孕期营养的好坏不但会关系到胎儿期的生长发育,如果营养不良,很有可能造成新生宝宝低体重、先天性营养不良以及先天性畸形等。
在城市人群中约有20%的孕妇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而在农村发病率则更高,可达40%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孕期贫血不但影响母体健康,而且也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的神经行为以及智力水平。
妊娠期营养和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的关系密切。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严重缺乏可引起流产,孕妇饮食中铜离子减少可使成纤维母细胞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合成减少,胎膜弹性降低,维生素C缺乏可使胎膜的脆性增加,胎膜早破发生率升高。
我国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度之一,每年出生畸形儿1600万左右,其中约80—100万是肉眼可见的缺陷婴儿。导致胎儿畸形的原因复杂,比如叶酸缺乏可引起流产、死胎甚至新生儿唇裂、腭裂和神经管畸形。
优生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如果胚胎期营养不良,则脑细胞的数量只有优秀儿脑细胞数量的82%,而且胎儿期如果营养不良,即使出生后营养得到改善,智力仍然难以恢复,如果长期营养不良,大脑、小脑或脑干都远落后于优秀婴儿,相当于优秀儿的1/2—3/4。
在怀孕期间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应该及时的补充,多吃一些补品,在饮食方面一定要均衡,谷类的食物和肉类的食物要平衡的结合,同时还要注意少吃一些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多的吃一些新鲜蔬果,可有效改善。
缓解方法
1、碘:
由于在我国的食用盐中已经强制加入碘,只要正常饮食,便能保证提供足够量的碘,无需额外补充。
2、钙:
正常饮食无需补钙,准妈妈的合理平衡膳食,能够基本满足每日所需。在孕中期需钙1000mg,孕晚期需钙1200mg,每日饮牛奶两杯(400-500ml)基本可满足需求。
3、叶酸:
并非越多越好,过量摄入叶酸导致某些进行性的、未知的神经损害的危险性增加,800ug最佳。叶酸属于B族维生素的一种,通常在各类水果和新鲜蔬菜中含量较高,其中又是以柑橘类水果和绿叶蔬菜含量最为丰富。